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區(qū)別

發(fā)布時間: 2025-02-27 12:34:37

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在發(fā)病位置、疼痛規(guī)律及疾病風險方面存在顯著差異。

胃潰瘍多發(fā)生于胃小彎和幽門區(qū)域,潰瘍直徑通常較大,進食后半小時至一小時出現中上腹偏左的鈍痛或灼痛,餐后癥狀可能加重。疼痛范圍較廣且持續(xù)時間長,常伴反酸、飽脹感,部分患者因胃動力減弱出現早飽現象。十二指腸潰瘍集中于十二指腸球部前壁,形成較小潰瘍面,空腹時上腹偏右出現"饑餓痛",夜間易發(fā)作,進食后疼痛快速緩解。

致病因素與預后差異顯著。胃潰瘍患者胃酸分泌量相對較低,病因涉及幽門螺桿菌感染、藥物刺激及胃黏膜防御機制減弱,中老年群體高發(fā),存在約5%的癌變風險。十二指腸潰瘍與胃酸高分泌密切相關,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超過90%,青壯年男性多見,基本無惡變可能。治療方面,胃潰瘍需側重黏膜修復藥物,而十二指腸潰瘍以抑酸治療為主,兩者根除幽門螺桿菌均為關鍵措施。

發(fā)布于:2025-02-27 12:34: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