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食管反流是幽門螺旋桿菌造成的嗎

發(fā)布時間: 2025-03-04 17:56:43

幽門螺桿菌不是胃食管反流病的直接病因,兩者存在復(fù)雜關(guān)聯(lián)。

研究顯示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降低胃酸分泌,反而減少部分患者的反流癥狀。攜帶CagA陽性毒力菌株的感染者,胃體炎癥會削弱胃酸分泌功能,這類人群患胃食管反流的概率比未感染者低30%-40%。但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后,約15%患者因胃酸分泌恢復(fù)反而出現(xiàn)反流癥狀加重現(xiàn)象。

胃食管反流主要源于下食管括約肌功能障礙、食管清除能力下降等機械因素。肥胖、妊娠、高脂飲食等才是更直接誘因。對于同時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和反流的患者,是否根除需個體化評估。若伴有胃潰瘍或胃癌家族史,建議根除治療;若反流癥狀突出且無其他并發(fā)癥,保留幽門螺桿菌可能更有利于控制胃酸分泌平衡。

發(fā)布于:2025-03-04 17:56:43